编辑:健康美食客 浏览:次
挂糊、上浆的含义
挂 糊
把经过改刀后的动物性烹调原料,在烹制前用淀粉或蛋泡糊、面粉等辅助料挂上一层薄衣,就称为挂糊。
上 浆
把经过改刀后的动物性烹调原料,在烹制前,加入适量的蛋清、淀粉及水调匀,就称为上浆。
挂糊、上浆的作用
保持烹调原料的嫩度
使主料在加热时不直接受热。
保持菜肴的营养成分
因为原料中的脂肪、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遇高温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,所以经过浆糊处理,原料本身所承受的温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,从而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。
挂糊、上浆的意义
挂糊、上浆就是在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料的表面上,挂上一层粘性的糊浆,然后采取不同的加热方法,制成菜肴,使菜肴达到酥脆、松软、滑嫩的目的。
挂糊和上浆所用的原料基本相同,主要有淀粉、鸡蛋、面粉、苏打粉及水等。而且同一种菜肴的原料,既可挂糊,又可上浆,因而往往糊浆混称。实际上,糊、浆有一定的区别,从投料的比例、调料方法、效果、用途等方面来看,都有明显的区别。
从投料的比例上看,挂糊所用淀粉较多,因此,挂糊较厚。上浆所用淀粉的比例少,所以上浆较薄。
从调制方法上看,有些菜肴挂糊是先用淀粉、水和蛋等原料调制成粘糊,再把原料放在糊中拖过。上浆则是把原料和一些调味品(如生黄酒等)、蛋液、淀粉依次直接加在一起拌匀。
从用途效果上看,挂糊多用于炸、熘、煎、贴等方法,使菜肴香、酥、脆的效果。上浆多用于炒、爆等方法,使菜肴达到柔、滑、嫩。
挂糊、上浆是烹调前一项比较重要的操作程序,制糊、浆所用的原料比例是否合适,操作方法是否正确,可直接影响菜肴的色、香、味、形等。
挂糊、上浆的原料
挂糊、上浆的主要原料:鸡蛋(蛋清、蛋黄或全蛋)、淀粉、面粉、米粉、小苏打、发酵粉、面包粉、核桃粉、瓜子仁粉及芝麻等。
这些原料的结构及性质不同,决定它们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。如蛋清、小苏打的主要作用是使原料滑嫩;蛋黄、发酵粉的主要作用是使原料松软;淀粉、面包粉、米粉等主要作用是使原料香脆。
当然这些原料本身并不具备上述作用,但是经过恰当的烹调手段,可使它们产生上述效果。
转载请标明出处:http://www.jkmsk.com/baike/18135.html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