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:健康美食客 浏览:次
清明节又叫踏青节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。自古以来,清明都是重要的节气,农业生产中有“清明谷雨两相连,浸种耕田莫迟延”之说,那么人呢,在起居养生方面,有着怎样的讲究?
夜卧早起 以使志生
人们总认为春分一过就正式进入春天了,故常有“料峭春寒”之说。其实,气象学上,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(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)高于10℃,才表示进入春天。每年清明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都会升到12℃以上。可以这么说,清明到来,春天才真正来了。这个时节,应该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,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,使之不断充沛,逐渐旺盛起来,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。
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记载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……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即是说,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,人们应当晚睡一点、早起一些。此时的早起并非指“起得比鸡还早”,7点起床就可以;晚睡也并非指熬夜到凌晨,古代的晚睡在23点左右。经常舒缓形体,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,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,违背了就会伤肝。而春天伤肝的后果就是夏天容易得寒性疾病。
不可久卧 广步于庭
“广步于庭,被(同“披”)发缓形”,也是清明时节的养生要领。此节气正是“春瘟”流行的时候,在这个时期大家都要特别注意保护呼吸道系统,避免感冒。不过也不可闭门不出,更不可在家坐卧太久,因为“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”。所以,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,去公园散散步,去山上呼吸新鲜空气,伸展一下筋骨,或者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户外骑车。
转载请标明出处:http://www.jkmsk.com/ysbk/18088.html
推荐阅读
清明养生饮食锻炼及注意事项
青春期正值发育阶段 女孩子要忌口这些 春季吃点金针菇有哪些好处? 油焖春笋的做法及介绍 立春后的饮食2禁忌 春季喝茶6注意 提醒:春天五种水果别多吃 专家建议 春季吃菠萝要当心 春季不宜多吃的5种食物 春季养肝未必需要多吃肝? 春季养肝吃什么食物最好? 春季养肝能吃